郭木生基金會美術中心將於3月4日至4月1日舉辦國內知名水墨畫家夏一夫的繪畫展,展出35幅最近三年之水墨畫,其中不乏巨幅作品,還包括手卷和一幅早期蠟染畫。
夏一夫是一位傳奇性的藝術家。就如余承堯一樣,他是大器晚成的。他生於山東煙台,年幼時曾跟隨李荷生及任光庭老師習工筆和山水畫,後因大陸政局不穩而隨軍來台。他為謀生先後從事過廣告美術、蠟染畫製作、傢俱製作等行業,一直到80年代末退休後才開始創作水墨畫。雖然他創作的年資還不到20年,而且並末接受過大專美術教育,但他己經在台灣藝壇建立起鮮活的個人風格成為名符其實的一代宗師。
夏一夫的繪畫很明顯的繼承了宋代山水畫的傳統,但他寬闊視野的大自然景觀背面是佛教所崇尚的空寧怡達之極樂世界。不論他的山川、海景或花草樹木都呈現出遠離文明的清淨超脫境界。夏一夫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繁複細微的皴法。他的水墨畫是由無數細小的筆劃所構成,將樹、草、波浪和雲霧賦與栩栩如生的生命力。在美國任教的李鑄晉教授形容夏一夫所畫的山石“十分強硬、崎嶇、雄偉,即在傳統山水中,亦不多見。….他的山石多為雲霧所籠罩,卻顯露了十分強而有力的特質,而成為人的道德人格的象徵。”除了山水巨著之外,夏一夫也偶然會創作一些手卷和小品,但它們同樣散發出一股細緻優雅的氣息。
由於夏一夫極度繁緒的繪畫方式,他的作品數目一向不多,但台北市立美術館,美國哈佛大學美術館及美國納爾遜美術館都有收藏他的作品。自從1996年他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及1997年他在省立台中美術館 (現國立美術館)的個展後,觀眾又有機會看到這位畫如其人的藝術家夏一夫的近期作品。